夜空多了一顆星

1986年夏天,我所任職的「大仁室內計劃」公司接到一個公司成立以來最迷你的案件 為一張使用超過二十多年的沙發更換布料。這個沙發主人就是有著近六、七十名員工的陳邁老師。

我沒有親眼目睹那張沙發,但是依當時老闆姚仁祿先生的形容,這物件表皮磨損嚴重、彈簧陷落,其實早應汰換,然而陳先生的指令是換布之後仍堪使用。透過姚桑敬重的口吻,我約莫領略到這位長者惜物愛物的風範。

在此更早兩年的暑假,我和旭原因為張樞老師的領介,進入宗邁打工。那一年陳邁先生鑑於公共工程施工品質低劣,自告奮勇答應義務為建築師公會處理施工圖標準化的圖輯。這是何等龐雜的工程啊!陳先生因為不想增加自己公司同仁額外的工作量,親自帶領我們這群小毛頭重新描繪施工圖大樣。每一天早晨,在他的督促及教導下,我們開始認識每一條輕重線所代表的意義——去理解最真實的建築意涵。」

直至2008年,參加建築師公會舉辦的日本關西之旅,再和陳先生有了更近距離的接觸。

面對參訪作品時,他不時拉著旭原和我討論他對作品的看法,充滿熱情和知見,另一方面則殷切鼓勵我們,要積極投入公共工程,參與改造;其中多能感受到他對後輩的溫暖提攜,以及對執業環境改革的使命感!

哲人遠矣!那張超過二十年的沙發為陳先生所用,彷彿永遠不壞的席位,也如同陳先生在台灣建築史留下不可抹滅的典範,那受人愛敬一席之位!

地上少了一個建築人,但是夜空多了一顆星。